文天祥,字宋瑞,号文山,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英雄。他生于江西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,自幼聪慧好学,熟读经史,尤其喜爱《春秋》和《左传》,立志报国。成年后,文天祥以进士及第步入仕途,不久便因直言敢谏而闻名朝野。
公元1275年,元军大举南侵,南宋局势危急。文天祥毅然辞官回乡,组织义军抗元。他倾尽家产招募勇士,筹集粮草,与元军展开殊死搏斗。尽管力量悬殊,但他始终坚守民族气节,拒绝投降。在五坡岭之战中,文天祥不幸被俘,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他毫不动摇,甚至写下了千古名篇《正气歌》,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精神。
被捕后,文天祥被押解至元大都(今北京)。面对忽必烈的亲自劝降,他依旧昂然不屈,慷慨陈词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最终,他于1283年英勇就义,年仅四十七岁。他的壮举激励了无数后来者,成为中华民族忠贞爱国的象征。
文天祥的一生,是忠诚与勇敢的典范。他用生命诠释了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高尚品格。正如他在《过零丁洋》中所写:“惶恐滩头说惶恐,零丁洋里叹零丁。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文天祥虽败犹荣,他的精神永垂不朽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